歙砚历史悠久,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内涵,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在我们悠久的文明古国,歙砚对中国书画、文化及艺术等方面起了独特不可磨灭的作用。
歙砚产于古歙州(今江西婺源,安徽歙县等地),在中国的四十多个砚品种中,与端砚独占鳌头,为砚石领域的绞绞者。史料记载,歙砚始于唐开元年间《713-714年》,猎人叶氏逐兽途中,偶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携石归制成砚而盛名一时,南唐中主李璟得歙砚后,很是宠爱,既任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组织歙砚的开发与生产。后主李煜更是极为推崇,将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称为“天下冠”。到了宋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精品不断涌现,特色之多、质地之细,得到了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声名远扬。
历代诸多名人与歙砚皆有很深的渊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得歙砚赞曰: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壁浦云泓,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风雨拉琴声。意为研墨声如拉琴娓娓动听。(罗纹、角浪纹为歙石上品)大书法家米芾曾用自己的宅地换得好友歙砚一方,示为珍品而藏之。书法家蔡君漠更视歙砚为珍宝,诗曰: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将歙砚视为和氏壁一样珍贵。到了明清,歙砚成为宫廷和士绅之家赏鉴流连的珍品。
歙砚石质精良,莹洁细密,发墨如油,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二德相兼。扣之有声,抚之若肤,纹理灿烂,色拟碧天。长久使用残墨陈垢,入水一濯即焕然若新。
歙砚众多品种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罗纹:石质润密,纹理多样,如牛毛般分布均匀,又如波涛翻滚,跌宕起伏,抚之确平滑如玉。眉纹中对眉、雁湖眉、枣心眉为上品,纹理如***妩媚的眉毛,婉约动人,令人爱不释手。金星最为大众普遍喜爱,成点状,色黄如金,形状多样,有如细雨朦朦,有如疾风劲雨,有如雪花飘扬,是歙砚最代表的品种,龟背纹品种稀少,有如乌龟背壳又有如僧人袈裟的纹理,还有如碎瓷般分布均匀的龟裂,很受藏家的喜爱。
歙砚制作工艺十分考究,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有十余道工序,每道工序必须认真对待,否则易成次品,另一方面雕刻者的创意和构思也很重要,既要有实用性,又要有艺术观赏性。风格以浅雕为主,因材施艺,随形就势,利用天然的纹理,巧妙的构思,便可琢出艺境极高的作品,如可利用金晕作云雾,有霞光万丈之势,作牡丹有水墨国画之美,如金星点点,便可作斜风细雨不须归之意境,豆板金星如朵朵雪花徐徐飘落,加一披蓑衣的人物,便成一方风雨夜归人的作品,水浪纹如波光鳞鳞,作一小船便有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妙趣,工艺和天然的纹理浑然一体,使砚雕的艺术效果协调统一,整体性更强。
每一方歙砚就是一个故事,有很深的内涵,我们通过生动的雕刻,去享受人文之美,学习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怀,在恶劣的环境里,不畏惧,勇于拼搏,创造自己的未来。解读歙砚的诗情画意,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并从中砥砺自己的意志,固守自己的精神家园。
2006年5月歙砚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力求雕刻技法精益求精,从而使歙砚这块魂宝更具收藏意义。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能够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作者:柯开锋)